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0852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 085213 专业领域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
专业方向: 03土木工程
学制:二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土木工程方向带头人 周福霖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 (UNIDO)隔震技术顾问、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常务理事和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防灾减灾研究会常务理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建筑结构抗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对我国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成果显著。
该专业方向拥有雄厚的科研教学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31人,副教授33人,博士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6人。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方向主要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等学科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工作,为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经济建设服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在周福霖院士的带领下,依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广东省重点学科建设的优势,开展工程隔震、工程减震控制,工程抗震与工程抗爆研究,形成了创新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学术特色。岩土工程学科方向针对广东复杂的岩土特性,以地基处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岩土工程环境灾害控制研究与工程应用为突破口,多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优势。结构工程学科方向多年来结合复杂高层、高耸和大跨结构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开展新型高层结构体系、工程结构抗风和结构振动与控制研究,逐步形成了突出的学科特色,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紧密结合桥梁建设与管养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形成了创新与应用并重的学术特色,在新型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既有桥梁结构性能评估与健康诊断方法研究、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及振动控制研究等方面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和"猎德大桥"等20余项大型复杂桥梁建设中。道路与铁道工程等学科主要围绕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路基与路面受力机理和设计理论的研究,近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土木工程材料主要结合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绩显著。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科建设成果丰硕,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抗震中心和结构实验室,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实验室 ";拥有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市政公用工程实验室"。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
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10余项,承担各类工程技术服务项目5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
三、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土木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工程领域,具有独立进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能够胜任工程勘察与设计、施工、监测与检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培养方式
1.根据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学习期限为2年,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在学校进行,一般安排在1年内完成;工程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1年,由实践教学基地或导师负责安排工程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由校企双导师指导完成。
2.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工程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至少修读32学分,其中必修课15学分,实践学习6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参见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1)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修满至少32学分后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学分结构为: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至少选修12学分,其他环节8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
2)课程设置的结构为:必修课主要由公共课构成;选修课主要是专业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选择;其他环节主要包括实践学习、学术活动,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检查组成。
3)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不少于5次,并写出书面报告交导师考核。
4)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检查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教学大纲
见"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七、实践学习规划
1.实践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可以安排在工程企业(主要是设计、施工、监理、工程研究、检测等企业),也可以参加导师的工程应用研究课题。
2.研究生要制定实践学习计划,交导师审核批准;实践学习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并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交导师考核。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或施工项目等,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2.学位论文形式。按照教指委[2011]11号文,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五种形式。具体标准见3200威尼斯vip有关规定。
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3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通过后,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半年后进行,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并获得指导与帮助。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合格获得1学分。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实际工程单位的专家;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评阅合格方能进入答辩环节。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具体参照《3200威尼斯vip研究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十、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本专业建有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校外实践基地名称:广州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
校外实践基地联系电话:
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附件:
十一、校外导师情况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实践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
校外导师情况表
序号 | 校外导师姓名 | 所在学科领域 | 职称 | 职务 | 备注 |
1 | 韩建强 | 结构工程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副总工程师 | |
2 | 高俊岳 | 建筑工程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总工程师 | |
3 | 廖建三 | 岩土工程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主任 | |
4 | 丁昌银 | 建筑工程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总工程师 | |
5 | 钟显奇 | 岩土工程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总工程师 | |
十二、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列出书目或刊物名称,注明作者、出版社等,数目控制在30—35条)
1.结构动力学,R.W.克拉夫、J.彭津,王光远等译,科学出版社,1983
2.结构动力学,刘晶波,杜修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结构振动控制-主动、半主动与智能控制,欧进萍,科学出版社,2003
4.有限单元法,王勖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有限单元法教程,王焕定,王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6.非线性有限元及程序,凌道盛、徐兴,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桩基础工程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地基处理手册(第3版),龚晓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基坑工程手册(第2版),刘国彬,王卫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土工原理与计算(第2版),钱家欢等,水力水电出版社,2003
11.土塑性力学(第2版),龚晓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2.基础工程分析与设计(第5版)/高等学校引进版经典系列教材,约瑟夫·E·波勒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项海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4.现代斜拉桥,严国敏,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5.现代悬索桥,严国敏,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17.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邓学钧、黄晓明,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18.路面力学计算,朱照宏等,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19.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王传志、藤智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0.结构概念和体系,林同炎、S.D.斯多台伯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1.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研究生教学用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陈绍蕃 著,科学出版社,2010
23.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下册),赵西安,科学出版社,2000
2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5.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陈骥 著 科学出版社 2008
26.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江见鲸、李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7.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过镇海、时旭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周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9.高层建筑结构,陈忠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0.土木工程抗震设计,周云,科学出版社,2011
31.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非线性分析,张新培,科学出版社,2003
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工程硕士)
专业类别 | 工程硕士 | 专业领域 | 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 | 所在学院(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序号 |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中、英文) | 学 时 | 开课学期 | 学分 | 开课 单位 | 考试 | 考查 | 备注 |
1 | 2 | 3 | 4 |
必修课 | 公 共 学 位 课 | 00002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Stud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2 | √ | | | | 2 | 社科部、公共管理学院 | √ | | |
0000200002 | 自然辨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ist Dialectics | 16 | | √ | | | 1 | √ | |
0000200005 | 英语听说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64 | √ | √ | | | 2 | 外语学院 | √ | |
0016200016 | 弹性与塑性力学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Mechanics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57 | 有限元方法 Finite Element Method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76 | 结构动力计算方法 Structural Dynamics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27 | 土工原理与计算方法 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of Soil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14 | 通用有限元软件应用 Application of FEM Programming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57 | 工程项目管理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 32 | √ | | | | 2 | 商学院 | | √ |
0016200149 | 学科前沿讲座 Lectures on Frontiers of Civil Engineering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选修课 | 二级学科指定选修课 | 0016200139 | 现代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 Modern Concrete Structure Theory and Design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
0016200132 | 现代钢结构理论与设计 Modern Steel Structure Theory and Design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
0016200146 |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任 选 课 | 0016200145 | 现代土木工程材料 Modern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33 | 现代高层建筑结构 Modern Structure of Tall Building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40 | 现代结构抗震理论与应用 Modern Structure Aseis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52 | 岩土工程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04 | 桥梁结构振动分析测试及应用 Bridge Structure Vibration and Stability Theory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44 | 现代桥梁结构理论与设计 Modern Bridge Structure Theory and Design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94 | 路面设计原理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Pavement Design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91 | 沥青材料粘弹实验原理 Principle&Applications of Viscoelasticity mechanics of asphalt Materials | 24 | √ | | | | 1.5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65 |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75 | 实践学习 Practice | | | | √ | √ | 6 | 土木学院 | | √ |
其他环节 | 0016200171 |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 | √ | √ | √ | √ | 1 | 土木学院 | | √ | |
0016200172 |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 | | | √ | √ | 1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73 |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 | √ | √ | √ | √ | 0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74 | 业务实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 | | √ | √ | √ | 0 | 土木学院 | | √ |
结构力学 Structural Mechanics | 32 | | √ | | | | 土木学院 | | √ | |
补修本科主干课程 | 钢筋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Structure | 32 | | √ | | | | 土木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