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专业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2暖通工程 2012全日制)

发布日期:2013-12-09   浏览量:

3200威尼斯(vip认证)Venice Dream City

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012年入学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           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852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085213

专业领域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专业方向: 02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学制:二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方向介绍:

我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华南地区暖通空调学科第一个硕士点,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实验室与研究基地为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专业为广东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重点专业。本学科方向针对华南地区夏热冬暖气候特点,开展空调理论、通风技术及微纳系统传热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

1)空调理论与节能技术研究。针对华南地区热湿气候特点,对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湿特性、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空调系统控制与节能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建筑热湿动态模型及空调系统控制模型,完善了热湿地区空调系统的设计理论、控制方法和节能技术,解决了室内热舒适和空调节能的部分技术问题,形成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2)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对岭南建筑、地铁、机场等多种建筑类型进行大量通风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自然通风、火灾通风、大空间通风等通风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岭南建筑通风降温评估模型及大空间排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广州地铁、广州白云机场、广州亚运体育馆等大型工程项目中。

3)微纳系统传热与流动研究。以微米和纳米尺度系统的传热机理研究与流动规律分析为突破点,针对微纳米尺度绝热材料芯片填充材料开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完善了微纳米尺度传热与流动理论,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Int J Heat Mass Transf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本专业带头人为 周孝清教授,现任3200威尼斯vip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本专业学术梯队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7人,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到位研究经费630余万元,在空调理论与节能技术、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微纳系统传热与流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75篇,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形成了创新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学术特色。

三、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方向主要围绕本专业领域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掌握该方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和计算机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祖国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书刊。

3.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学科的交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工程人才。

4.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四、培养方式

参照《3200威尼斯vip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及《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要求执行。

1.根据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学习期限为2年,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在学校进行,一般安排在1年内完成;工程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1年,由实践教学基地或导师负责安排工程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由导师指导完成。

2.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工程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实践学习6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参见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课程教学大纲

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七、实践学习规划

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实践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校外导师来自本方向校外实践基地。

实践学习不少于一年时间,研究生要制定实践学习计划,交导师审核批准;实践学习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并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交导师考核。

八、学位论文

参照《3200威尼斯vip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及《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要求执行。

1.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或施工项目等,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2.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和研究论文等形式;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中英文摘要1千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

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3学期初进行。论文工作期间要求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并作一至两次论文阶段性报告。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半年后进行,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并获得指导与帮助。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合格获得1学分。

硕士生导师要了解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工作态度及精力投入、预期结果和存在问题,确保论文工作的顺利实施。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实际工程单位的专家;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评阅合格方能进入答辩环节。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具体参照《3200威尼斯vip研究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十、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各专业方向须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校外实践基地名称: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         杨仕超              

校外实践基地联系电话:                            

校外实践基地名称: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           任俊              

校外实践基地联系电话:                               

要求附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

十一、校外导师情况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实践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

校外导师情况表:

序号

校外导师姓名

所在学科领域

职称

职务

备注

1

任俊

暖通空调与建筑节能

教授级高工

教授

 

2

杨仕超

暖通空调与建筑节能

教授级高工

教授

 

十二、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         江亿等,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8~2011

[2].         李先庭,石文星,人工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银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陈沛霖,空调负荷计算理论与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

[5].         彦启森,陈在康等,建筑热过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         沈清等,神经网络应用技术,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7].         崔海亭,杨锋,蓄热技术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         J.R.威尔特,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         杨强生,浦保荣,高等传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

[10].     孙德兴,高等传热学-导热与对流的数理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11].     陶文铨,数值传热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2].     陈友明, 王盛卫,建筑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分析新方法,科学出版社,2004

[13].     杨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4].     陈霖新等,洁净厂房的设计与施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5].     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6].     张葛祥, 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17].     姚俊,simulink建模与仿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8

[18].     刘卫华主编,制冷空调新技术及进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9].     左然,施明恒,王希麟主编,可再生能源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0].     苏铭德,黄素逸,计算流体力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1].     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学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2].     期刊:暖通空调

[23].     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

[24].     期刊:太阳能学报

[25].     期刊:制冷学报

[26].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27].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8].     期刊:HVAC Transactions

[29].     期刊:Energy and Buldings

[30].     期刊: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31].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32].     期刊:Energy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33].     期刊:Applied Energy

[34].     期刊:Energy

[35].     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36].     期刊:Solar Energy


3200威尼斯vip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专业类别

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

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

所在学院(研究所)

土木工程学院

序号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分

开课

单位

考试

考查

备注

1

2

3

4

必修课

00002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Stud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2

     

2

社科部、公共管理学院

   

0000200002

自然辨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ist Dialectics

16

 

   

1

 

0000200005

英语听说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64

   

2

外语学院

 

一级学科学位课

0016200116

数学物理方程

Mathematical Physical Equations

32

     

2

数学学院

   

0016200057

工程项目管理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32

     

2

商学院

庞永师

 

0016200033

高等传热学

Advanced Heat Transfer

48

     

3

土木学院

 

0016200042

高等流体力学

Advanced Fluid Mechanics

48

     

3

土木学院

 

0016200118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40

     

2.5

数学学院

 

0016200149

学科前沿讲座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004

场论与复变函数

Field Theory and Function of One Complex Variable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117

数值传热学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114

室内空气品质控制

Control of Indoor Air Quality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067

建筑节能技术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066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原理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101

暖通空调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HVAC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165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086

科技论文写作

Science Research Writing

16

 

   

1

土木学院

 

0016200160

制冷空调自动化

Automation i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071

建筑自动控制原理

Theory of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169

建筑节能材料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Materials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096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Green Building an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32

 

   

2

土木学院

 

0016200110

人工环境学

Artificial Environment Science

32

 

   

2

土木学院

 

其他环节

0016200175

实践学习

Practice

     

6

土木学院

 

 

0016200171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1

土木学院

 

0016200172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1

土木学院

 

0016200173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0

土木学院

 

0016200174

业务实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0

土木学院

 

补修本科主干课程

(任选二门)

流体力学 Fluid Mechanics

64

 

   

0

土木学院

   

传热学Heat Transfer

64

     

0

土木学院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52

 

   

0

土木学院

 

暖通空调HVAC

48

     

0

土木学院

 

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