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黄培彦老师的个人简介

发布日期:2013-12-09   浏览量: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生)、固体力学(博士生、硕士生)

研究方向:桥梁结构耐久性,桥梁评估与加固,桥梁力学,疲劳与断裂力学

基本信息:黄培彦,男,汉族,广东开平人, 1952 年 10 月生,力学学科带头人,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带头人。

教育背景: 1977 年 1 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压专业, 1983 年 1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6 年 1 月起留学日本, 1990 年 3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日本横浜国立大学生产工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0 年 4 月至 1994 年 11 月分别在日本日立公司机械研究所、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综合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并任客籍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94 年 11 月回国在我校工程力学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工作, 1995 年晋升为教授, 2000 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8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处处长、交通学院院长。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程测试技术专业组组长、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疲劳、断裂与损伤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FRP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桥梁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道路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特邀)、《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编委、《力学进展》编委、《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 1996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主讲课程:主讲"力学概论"、"疲劳与断裂力学"、"钢桥的疲劳"、"工程材料的损伤与断裂"、 "桥梁评估与加固"等课程。指导过硕士生43 名,博士生 26 名,工程硕士 24 名,博士后6名。

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来主要从事桥梁工程、固体力学和工程力学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为: 1)桥梁结构耐久性;2)疲劳与断裂理论在复合材料及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旧危桥评估及加固新材料与新技术;4)三维疲劳裂纹扩展理论及应用。目前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亚热带服役环境下FRP加固RC结构耐久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FRP加固钢管内表面及界面裂纹扩展规律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湿热环境中纤维薄板加固受损RC构件耐久性研究》、广东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大跨度连续砼刚构桥结构长期变形控制及耐久性研究》等纵向科研项目。在 Engg. Fracture Mech.、Fatigue Fract. Engng.Mater.Struct.、Trans.Of the JSME、Probab.Eng.Mech.、Key Engineer Materials、《固体力学学报》、《实验力学》、《橋梁と基礎》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的主要专著有:《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疲劳性能》(科学出版社,2009 年)、《21 世纪固体力学丛书》系列专著5 部(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年);主持的科研成果《公路旧危桥承载能力检测评定及加固新技术》、《纤维薄板增强混凝土构件的技术及其应用》分别获广东省2008年度和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 正在审批的3项。

主要教学成果: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emqhuang@scu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