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 力学 (代码: 0801 )
二级学科名称: 工程力学 (代码: 080104 )
学制:三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学科带头人孙作玉教授为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国际结构控制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浣石教授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爆炸与安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兵器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汇集了其它力学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并提炼出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方法,已成为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海洋、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少的作用。
工程力学硕士点现有指导教师1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12人,博士导师5人。 孙作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浣 石教授、 张永山教授等构成本学科学术团队,已与国内外7所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生多名。
工程力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包括结构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大型复杂结构仿真分析、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冲击动力学。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军队和地方科研项目50余项,在隔震与减振技术及理论、智能控制技术及理论、大型复杂结构的仿真分析、计算结构力学理论与应用、爆轰理论、爆炸与冲击防护、结构冲击响应、危爆物检测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的、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同时紧密结合地方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实际工程项目,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先后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编隔震技术规程1本、参编橡胶隔震支座产品规程一本、参编国家规范一本、出版专著二本、获专利十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
工程结构抗震试验中心为学科的试验与研究基地,为建设部抗震试验基地、广州市重点实验室。拥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3× 3米模拟地震振动台、电液伺服加载系统(3个作动器)、隔震支座压剪试验系统等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拥有SAP2000N、STRAND及ANSYS等大型分析软件,设备、仪器总价值四千余万元。
三、培养目标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祖国服务。
2.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科研问题,且具有新的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适应人才国际化的要求。
4、掌握本学科方向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学科的交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方式
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参照《3200威尼斯vip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部门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指导。对研究生的培养贯彻课程学习与科研或工程设计并重,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又能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
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将研究生年度考核、中期筛选、论文工作中监控手段有机结合,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五、专业内容介绍
序号 | 研究方向 名称 | 研究内容和特色简介 | 其他 要求 |
1 | 结构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 研究内容:本方向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减震(振)的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包括:① 智能被动控制(基础隔震、设备隔震、耗能减震、调频减震等);② 智能主动/半主动控制。要求学生掌握智能控制理论、结构试验和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方向研究与应用的能力,熟悉本方向的国内研究动态和国际最新发展趋势。 特 色: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 |
2 | 大型复杂结构仿真分析 | 研究内容:本方向主要研究与国民经济和重大工程有关的关键力学及相关耦合问题,包括:① 大型复杂结构数值模拟、静动力分析和优化;② 大型复杂结构的安全评价和可靠度分析;③ 大型复杂结构的反分析与计算机仿真,主要有性态反演、安全监控模型、振动模态识别和动力参数反演等。要求学生掌握结构静、动力分析和数值仿真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方向科研能力,熟悉本方向的国内研究动态和国际最新发展趋势。 特 色: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 |
3 |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 研究内容:本方向主要研究计算结构力学和工程计算中的科学问题、关键算法以及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的工程应用等,包括:① 计算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方法及其应用;② 计算力学与大规模工程科学计算软件的工程应用。要求学生掌握计算结构力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方向科研能力,熟悉本方向的国内研究动态和国际最新发展趋势。计算力学是力学的重要分支,在航天、航空、机械、土木等工程中领域有重要应用,也是与信息、材料、生命等新兴学科交叉的有力工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特 色: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 |
4 | 冲击动力学 | 研究内容:本方向主要研究材料和结构在冲击和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过程和效应,包括:① 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包括材料本构关系、高温和高压条件的状态方程、动态断裂、冲击相变等;② 冲击结构动力学,包括结构的冲击屈曲、结构塑性稳定性、结构的冲击吸收原理、材料响应与结构响应的耦合关系等;③ 冲击波与爆轰波,包括应力波理论、冲击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含能材料起爆机理、爆轰波作用原理等;④ 冲击动力学实验,包括冲击动力学实验原理、空气炮和SHPB实验系统、动态力学测量方法、数值模拟实验方法等;⑤冲击动力学的应用,包括防护与安全设计、冲击合成、爆炸加工、爆破工程等。要求学生掌握冲击动力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方向科研能力,熟悉本方向的国内研究动态和国际最新发展趋势。 特 色: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 |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满至少36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见3200威尼斯vip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七、课程教学大纲
见3200威尼斯vip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八、实践学习规划
实践环节学习包含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三部分:
(1)社会实践:开展科技服务,参与工程测试,项目可行性研究,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国情,写出调查报告。
(2)教学实践:以本科生为主要对象,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可开展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组织课堂讨论、指导辅导实验和指导或协助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协助指导本科学生实习等。
(3)科研实践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生产单位需要进行的科研工作进行。
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并由导师评定成绩,报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内容必须由导师与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共同研究统一安排实施。
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两个月的工作量,其中讲课4课时。具体实践环节可采取下列形式之一:参加一项科研项目、助教一门2个学分的课、协助指导1个小组的本科毕业设计、协助指导1个小组的本科教学试验或参加一项研究性试验等。
九、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3200威尼斯vip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及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和开展实际(专业)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学位论文研究课题,论文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从第三学期起开始论文选题,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开题报告通过后,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半年后进行,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并获得指导与帮助。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合格获得1学分。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思路清晰、理论正确,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论文书写必须符合《3200威尼斯vip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论文的英语摘要、目录等须符合英文语法、通顺和惯用的表达形式。对英文摘要表达差的学位论文,建议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不予申报学位。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参加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双盲抽查,并且必须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研究生在申请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应按《3200威尼斯vip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公开发表至少1篇论文,且署名单位为3200威尼斯vip。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3200威尼斯vip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管理暂行规定》。
十、答辩与学位授予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论文的学术指导,督促研究生恪守学术规范。做好从答辩资格审查到学位授予审核各环节的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术规范审查。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答辩申请,以便及时送审论文,保证评阅专家有足够的评阅时间。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期申请论文答辩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到研究生处办理推迟答辩手续。在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时,必须经过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含三分之二),方为通过。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3200威尼斯vip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
十一、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 有限单元法,王勖成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版),Anil K.Chopra著,谢礼立、吕大刚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地震工程学,胡聿贤著,地震出版社,2006
4. 非线性有限元及程序,凌道盛、徐兴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5. 结构动力学,R.W.克拉夫、J.彭津著,科学出版社
6. 结构振动控制,欧进萍著,科学出版社
7. 高等结构动力学,唐友刚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8.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周福霖,地震出版社
9. 工程结构实验理论与技术,李忠献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10. 爆炸力学,恽寿榕,赵衡阳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1. 爆轰物理学,张宝平,张庆明,黄风雷著,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
12. 爆炸作用原理,浣石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13. 结构冲击,诺曼.琼斯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14. Supersonic Flow and Shock Waves(超声速流与冲击波), R.Courant, K.O.Friedrichs著,科学出版社,1986
15. 碰撞动力学,乔纳斯A. 朱卡斯著,兵器工业出版社,1989
16. 凝聚炸药起爆动力学,章冠人,陈大年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17. 实验物态方程导引,经福谦著,科学出版社,1999
18. 应力波基础,王礼立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19. 防爆学原理,王福海,冯顺山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0. 防灾减灾工程学,周云,李伍平,浣石,马玉宏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1. 冲击动力学,马晓青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2.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张守中著,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年
23.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
24.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
25. 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建筑学会主办
26. 工程力学,中国力学学会主办
27. 爆炸与冲击,中国力学学会主办
28. Engineering Structures,Elsevier SCI LTD主办
29.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AMER SOC Civil Engineers主办
30.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AMER SOC Civil Engineers主办
31. Shock and Vibration,IOS Press主办
32.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ASME-AMER SOC Mechanical ENG主办
33.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John Wiley & Sons LTD主办
34. ACI Structural Journal,AmericanConcrete Institute主办
3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主办
36. Journal of Sound & Vibration,Academic Press LTD和 Elsevier Science LTD主办
3200威尼斯vip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专业名称 | 工程力学 | 所在学院(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序号 |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中、英文) | 学 时 | 开课学期 | 学分 | 开课 单位 | 考试 | 考查 | 备注 |
1 | 2 | 3 | 4 |
必修课 | 公 共 学 位 课 | 00002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Stud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2 | √ | | | | 2 | 社科部、公共管理学院 | √ | | |
0000200003 | 自然辨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ist Dialectics | 16 | | √ | | | 1 | √ | |
0000200004 | 英语读写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 64 | √ | √ | | | 2 | 外语学院 | √ | |
0000200005 | 英语听说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64 | √ | √ | | | 2 | √ | |
一级学科学位课 | 0016200115 |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 40 | √ | | | | 2.5 | 数学学院 | √ | | |
0016200015 | 弹塑性力学 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 48 | √ | | | | 3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58 | 有限元分析与程序设计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Programming | 48 | √ | | | | 3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75 | 结构动力学 Structural Dynamics | 48 | √ | | | | 3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49 | 学科前沿讲座 Lectures on Frontiers of the Discipline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选修课 | 二级学科指定选修课 | 0016200013 | 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应用 Application of FEM Software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
0016200085 | 结构振动控制 Seismic Control of Structure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77 | 结构非线性分析 NonlinearAnalysis for Structure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41 | 现代结构实验 Mordent Structural Experiment | 32 | | √ | | | 2 | 抗震中心 | | √ |
0016200118 | 数值分析 Number Analysis | 40 | √ | | | | 2.5 | 数学学院 | | √ |
任 选 课 | 0016200082 | 结构随机振动 Random Vibration of Structure | 32 | | ü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20 | 地震工程学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48 | | ü | | | 3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27 | 风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Wind Engineering | 32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008 | 冲击动力学 Dynamics of Explosion | 32 | | ü | | | 2 | 抗震中心 | | √ |
0016200113 | 实验物态方程 Experimental Equation of State | 32 | | ü | | | 2 | 抗震中心 | | √ |
0016200068 | 建筑抗爆原理 Elements of Blast Resistant | 32 | | ü | | | 2 | 抗震中心 | | √ |
其他环节 | 0016200170 | 教学实践 Teaching Practice | | | | √ | √ | 2 | 土木学院 | | √ | |
0016200171 |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 | √ | √ | √ | √ | 1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72 |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 | | | √ | √ | 1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73 |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 | √ | √ | √ | √ | 0 | 土木学院 | | √ |
0016200174 | 业务实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 | | √ | √ | √ | 0 | 土木学院 | | √√ |
补修本科主干课程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hilosoph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 72 | | | √ | | 0 | 土木学院 | √ | | |
钢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hilosophy of Steel Structures | 46 | | | √ | | 0 | 土木学院 | √ | |
| 结构抗震 Aseismic design | 36 | | √ | | | 0 | 土木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
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