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黄海云老师的个人简介

发布日期:2013-12-09   浏览量: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研究方向:新型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桥梁结构性能评估与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黄海云,女,汉族,广东从化人, 1972 年 11 月生,桥梁与隧道工程教师。

教育背景: 1995 年 7 月毕业于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的公路与城市道路本科专业, 2002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2003年4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 年 9 月本科毕业留校在我校土木系道路与桥梁教研室工作,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在职攻读桥梁与隧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晋升为讲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

主讲课程:主讲"桥梁工程"、"路桥专业英语"、"大跨度桥梁"、"工程估价与技术经济"等课程,指导《桥梁工程毕业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工程估价与技术经济》、《施工组织设计》等多门实践性课程。

主要科研成果:年来主要从事桥梁工程的科研工作。主持过"筑岛围堰结构技术研究"、"广州市内环路桥梁可靠性研究"和"人字形桥梁异形结构研究"三项横向科研项目,作为主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健康公路桥梁运营荷载限值的可靠度模型研究"和"公路桥梁运营车辆荷载模型研究"等多个项目的研究,以及多项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此外,曾参与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桥梁检测、检查及加固设计工作,撰写检测报告20多本。基于上述的科研、科技工作,共撰写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1作者在《中山大学学报》、《暨南大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共发表专业论文《蝴蝶拱桥扁平钢箱弯梁的约束扭转分析》、《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过程中索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蝴蝶拱桥外倾非对称拱肋的力学特性研究》等4篇、国际会议EI、ISTP收录专业论文5篇。

主要教学成果:作为主讲教师承担了《桥梁工程》的网络课程建设,该课程被评为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 2013年的国家精品资源课程。主持校级课题"《道路建筑材料》双语教学课程教学研究"、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教研课题 "桥梁虚拟施工教学方法的研究"两项教研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基于3DMAX的桥梁施工演示动画制作》和《专业英语教学探讨》2篇教研论文。作为综合试点班的导老师,曾指导2010级的若干同学完成"桥梁上太阳能的运用"一创新性试验项目,发表《桥梁上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初探》论文一篇。

奖励与荣誉:参与的"无推力新型拱桥的研究与工程实践"获 2010年广东省科技技术二等奖;参与的"大跨度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研究与实践"获2012年广东省科技技术二等奖。现任广东省公路学会理事,广州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交通部桥梁检测工程师。

联系电话:020-39366665

电子邮件:1500488039@qq.com

 

 

]]>